锟竭斤拷山锟斤拷

“繁峙秧歌”走乡串村摆大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受捧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8/1 点击率:79779次

    秧歌戏来了,老村民在家门口看得津津有味,不在乎头上烈日悬空。剧团的人,台上精心彩排认真表演,台下有点担心秧歌戏的生存空间,怕以后的年轻人,既没演的也没看的,这是县里传统戏剧演出时的老画面。

  “繁峙秧歌戏” 是第一批(2006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源于民间,土生土长,在晋北一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繁峙县,逢年过节或是祈福庆丰收等重要节庆活动,“繁峙秧歌戏”是山村百姓看演出的首选。

  7月21日,“繁峙秧歌戏”在繁峙县杏园乡鳌子头村火热上演,记者走进了这处山村古庙会现场,探班这个流动在山村百姓间的地方戏艺术瑰宝。

  A 源于插秧播种 列入首批非遗名录

  7月21日上午10时后,繁峙县杏园乡鳌子头村,热闹非凡。连日来,适逢开庙会,村里请来繁峙县秧歌剧团唱大戏。剧团喇叭里预热播放的戏曲声,再度唤醒了这个小村庄的热情。

  10:30,戏台上,工作人员正忙碌着布置当日演出的道具和布景。等不及开戏,79岁的老戏迷村民石连春扒在戏台前,踮着脚向剧团人员询问上午演出的剧目。听说上午要演出一个现代戏、一个古装戏两个新编的繁峙秧歌戏剧目,老汉满脸期待。

  “美蓉,你这个妆画得再浓一些吧,古装戏不同于现代戏,要符合古装戏曲的特点。”在舞台大幕后面,今年71岁的老艺人杨鱼鱼(本名杨爱芳、艺名“鱼鱼”)不时地给演员们提点建议。杨鱼鱼从15岁学唱繁峙秧歌戏至今已56年,现在从剧团退休,出于对繁峙秧歌戏的酷爱,她不仅经常下乡去乡村文化站辅导,而且每逢剧团有大型演出活动,她都会热情地在剧团中帮忙服务。

  剧团团长田雷说:“繁峙秧歌戏源于生活、历史久远,是当地群众逢年过节或是祈福庆典等重要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繁峙秧歌又名大秧歌,是流行于晋北以及内蒙古等地的地方小剧种。由于它起源于“奋地”(原属繁峙,今划归应县),故亦名“奋地秧歌”。田雷团长介绍,繁峙秧歌,相传始创于唐代。原为江南劳动人民插秧播种时哼唱的一种歌曲,故名秧歌。明万历年间,有一南方移民张信,将秧歌传入奋地(据1995年版《繁峙县志》),与当地社火、玩意儿相结合,发展成为一种广场艺术,多在逢年过节演出。其形式亦有多种,一是只扭不唱的“过街秧歌”,二是有扮相的“故事秧歌”,三是歌舞结合的“地摊秧歌”,四是男女二人问答对唱的“表演秧歌”。

  现据繁峙秧歌老艺人杨琏、高三等的师承关系和活动年谱稽考:繁峙秧歌在清同治初年已基本成熟,及至清末民初,已是行当齐全、剧目繁多,并有“秧歌坊”(季节性科班)的有一定影响的剧种了。艺人们农闲聚班搭伙,沿村串乡演出,农忙各自归家务农,到了冬天,便以“秧歌坊”形式习艺排戏,待来年演出。据田雷讲述,1956年10月1日,繁峙县政府把流散的艺人组织起来,正式成立了繁峙秧歌剧团,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300多种地方戏之一。2006年5月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称为“繁峙秧歌戏”。

  B 艺术特色鲜明 堪称地方戏瑰宝

  11时左右,随着弦乐激烈奏响,繁峙秧歌戏在这个小山村内火热上演。现场来了一批“特殊”观众,来自忻州市文艺界的专家学者,此次为了选拔忻州赴北京恭王府演出的精彩节目,专门到繁峙秧歌戏演出现场调研。

  新编繁峙秧歌戏、现代戏《半颗西瓜》第一个亮相。剧情围绕半颗西瓜的吃法,反映了80后、90后的不同生活习惯,批评了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的不良做法,教育年轻人先人后己、互相忍让的传承美德。剧中演员们身着的是现代装,使用的是繁峙秧歌戏的多种唱腔。杨鱼鱼告诉记者:“我们的繁峙秧歌戏源自于生活,时代发展了,演出多了现代戏,但无论哪种演出方式,都不脱离生活,这种打打闹闹、耍耍笑笑的生活剧,更贴近群众生活,为群众所接受。”

  田雷讲述,繁峙秧歌的剧目有86个,经常上演的有70多个,曲牌音乐有75个,常用曲牌42个。繁峙秧歌的剧目以唱功、做功戏为主,基本没有武戏。早期上演的剧目大部分是一些朝代不明的生活小戏,群众称之“耍耍戏”,剧情简单,以小生、小旦、小丑、彩旦为主角,这些耍耍戏诙谐风趣,保留了原广场活动的扭、舞、转、跳等艺术特点,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随着秧歌的发展,有朝代的大本戏也增加了,传统的大本戏有《九件衣》《花亭会》,还有一些出子戏如《周父送女》《正德戏凤》等剧目故事情节完整,行当齐全,表演规范。

  C 历经几起几落 亟待保护和传承

  时近午时,盛夏酷暑的大太阳炙烤着鳌子头村这个小山村,76岁的老戏迷石贵全头戴草帽听得津津有味,毫不在乎周围热浪滚滚。

  55岁的村民石满平告诉记者:“我们这个村过去可是个秧歌村,当年秧歌剧团就曾插队下乡在我们村,那时学唱秧歌戏的人很多,闲来无事大家都能学着哼哼几句,可惜到了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不会唱秧歌戏,怕以后断茬了。”

  “繁峙县秧歌戏几起几落,历经磨难,多次从濒危状态活过来。”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繁峙被日寇侵占,繁峙秧歌陷入濒临灭绝的境地。1956年10月1日,繁峙县秧歌剧团成立,这是第一个常年制职业秧歌剧团,以地命名,除吸收杨琏等早已成名的艺人为骨干,还吸收了一批包括女性在内的学员,培养出了众多颇有才华的演员。“文革”结束后,繁峙县秧歌剧团恢复了《九件衣》等秧歌传统戏,2000年,繁峙县秧歌剧团一度停演,此后县里积极挖掘、保护和传承繁峙秧歌戏,2006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繁峙秧歌戏名列其中。

  田雷说:“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繁峙秧歌戏仍然遭遇几起几落,面临着亟待强化挖掘、保护和传承的境地。”2012年12月,繁峙县人民政府再次批准改制,恢复成立了繁峙县秧歌剧团,为自收自支的集体单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繁峙秧歌戏”的唯一县级演出团体,一路走来也是经风历雨。田雷原是忻州市文化局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资深专家,本已退休在家,去年又从城市回到县城受聘担任剧团团长,带领大家克服重重困难,创新发展。截至目前,剧团已排演传统剧目30多个,现代小戏6个,有各行当演职人员48人。2016年完成了送戏下乡315场的任务,并在忻州市周末大戏台演出3场,其他县演出20场,总场次达到了338场。

  面对繁峙秧歌戏未来发展,田雷有了长远的规划和打算,他特别想为秧歌戏的发展,办成五件“大事”:一是成立繁峙秧歌戏保护协会,把老的秧歌戏传承人召集在一起,为秧歌戏发展出主意做指导,二是以剧团带徒弟办艺校,招收一批青少年学员,解决剧团青黄不接的现状;三是建立传承保护的基地,使剧团有排演场地,学员有学习场所;四是一个个予以挖掘整理或改编现存繁峙秧歌戏剧目,让群众常看常新;五是创作一批脱贫攻坚题材的新剧目,在下乡演出中出演,使繁峙秧歌戏成为助推脱贫攻坚宣传的又一新阵地。”